2019年06月12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意义,更有意思的思政教学课堂
  思政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思政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思政课是在青少年的头脑里搞建设,其理念、内容、形式和方法都需要与时俱进地改革创新。如果思政课不积极改革创新,而总是照本宣科、“填鸭式”、“满堂灌”的话,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难以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唯有创新,思政课才能“活起来”,进而“火起来”。

  西湖区着力将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融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思政理论课成为滋润学生心田的源头活水,孕育出学生心中的“真”。

  即日起,本报将与读者一同打开西湖区思政课新方式,了解有意义更有意思的思政课堂。本期分享的便是“乐在游戏中,学在活动里”“对不良诱惑说‘不’”两节教学案例。

  西湖区第三届“课堂节”课改先锋优秀课例

  乐在游戏中  学在活动里

  ——《异性朋友》之教学案例

  ■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俞隆

  《青春萌动之异性朋友》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为知道青春期的心理萌动,理解与异性交往的意义,在与异性交往时注意言谈得当、举止得体等。

  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男生女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够正确看待生理、心理的不同特征;此时的学生也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同学会产生兴趣,并开始关注异性,希望和异性交往,但是却不懂如何正确合理交往。在选择何种恰当的方式让懵懵懂懂的学生了解异性交往,是一道重要的难题。本课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巧妙地利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有所感悟和体悟,从而突破重难点。

  一、肥田沃土——以课标学情为根基,采用游戏教学

  小树苗的茁壮成长,首先需要肥田沃土。本课依据“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控制好自己的心理冲动”的课标,设定了“学习异性朋友优秀品质,把握度”的重点以及“把握异性交往的度”的难点。依据此,本课依标施教,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小树苗的成长贯穿课堂,设计“肥田沃土站”、“阳光雨露站”和“除虫施肥站”三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

  二、阳光雨露——以磨课修改为养分,强化活动教法

  1、从“好玩游戏”到“融入活动”,凸显有趣有效

  学生的学情决定了这节课将以游戏活动作为主要的形式。单纯的“好玩游戏”不能够直击学生的心灵,不能达成教学目标,因此需要将游戏活动与本节课的知识点等进行无缝衔接,让学生在游戏中开怀大笑,且更重要的是,在游戏活动后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与体悟,这才能真正让游戏活动既有趣,又有效。

  2、从“优秀品质”到“优点”,符合逻辑思维

  在“阳光雨露站”中,原先的设计是写写说说异性朋友的“优秀品质”。但在磨课中,学生基本没能写出“优秀品质”。因此,我将“优秀品质”的深层次概念降低为“优点”的浅层次概念,这样学生能轻松且快速写出,并提高学生发现和学习异性优点的能力。在“优点”的概念基础上,再深挖本质,从产生原因的剖析引出“优秀品质”,让学生理解本质,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

  3、从“吹”气球到“运”气球,引发深刻思考

  由于原先的“吹气球”设计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对“度”的认识不深刻、不到位。因而本课将“吹”改为“运”,针对学生气球掉落或挤破、速度过慢的实际情况,指出男生女生的距离即“宽度”以及“速度”问题是影响胜负的关键因素,从而更加自然地引出游戏的“度”,再在此基础上,拓展出在男女生交往中的“度”。

  三、除虫施肥——以评价建议为肥料,完善游戏活动

  为了让小树苗更健康地成长,还需要及时除虫施肥。在改进不足之处之后,坚持“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了“再教设计”:

  1、全员游戏,共同活动: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从而使得这节课的感悟体验真正落实在每位学生的心中。

  2、精炼语言,把握时间:调整各个环节的时间,不再“平均用力”,而是“突出重难点与亮点”,让这节课的时间分配更加合理,达到有限时间、无限效果的教学目的。

  3、板书及时,衔接无痕:及时将学生的想法以板书形式记录,让板书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在三大站的衔接上更加注重无痕化,步步推进教学环节,层层深入学生思维,渐渐传递教学理念。

  四、茁壮成长——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有趣有效

  师与生的共同成长。在磨课修改、实际教学与点评建议中,逐渐意识到贴近学情的重要性,也时刻坚持“学为中心”,并将信息技术融合课堂,不断将道德与法治“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的课程性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学生能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交友的“度”,并在最后落落大方地做到面对面、微笑与握手,这就是有效教学的最好证明。

  杭州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课例

  对不良诱惑说“不”

  ■  浙工大附属实验学校  关墨莹

  《对不良诱惑说“不”》这节课在同学们了解不良诱惑有哪些的基础上,通过故事解读,同伴互助,让同学们了解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形成勇于战胜不良诱惑,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的品质。

  每个学生的生活中都会遇到不良的诱惑,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方法拒绝诱惑,但是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没有经过总结和整理。本节课以学生日常喜爱的“糖”为载体,围绕“糖是糖?”“糖非糖?”“糖是糖!”三个环节,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小组同学合作探究,互相学习,寻找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拒绝不良诱惑。

  教学过程

  (一)糖是糖?(话题导入)

  播放很多漂亮的糖果的照片。【设计意图】

  以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糖果为话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不良诱惑就是那些看起来甜美诱人,却会给我们带来不小危害的诱惑。这样就通俗易懂,容易让学生敢说、愿说,为学生敞开心扉的说作了很好的铺垫。

  请快速阅读课本P82—90,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填写表格。

  【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回归教材,熟悉教材;通过填写表格,使学生回到现实生活中,发现自己身边有哪些不良诱惑,再思考这些诱惑会造成哪些危害,使得课堂源于生活,与实际相结合,同时通过这个环节也让老师更进一步的了解学情,为接下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作了准备。

  (二)糖非糖?(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拓展生活空间,在生活实例中寻找和运用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这些情境源于学生的生活,基于学生学习起点,故在交流活动中容易发生碰撞、产生共鸣,也有利于对方法的活学活用,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三)糖是糖!(拓展提升)

  设计:准备很多诱人的糖果,发给同学们,但是要求同学们想办法把糖果留到放学以后再吃。

  【教师引导】

  教师问题设计:因为你们的精彩表现我现在就送你们每人一个糖果。想吃吗?能吃吗?此时此刻能吃吗?你们这么想吃,但是现在又不能吃,那该怎么办呢?

  课堂小结:糖果本来是个好东西,但在课堂上想吃就变成了一种不良的诱惑,你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抵制诱惑,能否自觉抵抗不良诱惑是对每个人意志的考验,老师再送你们一句话,“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困难是战胜自己”。只要有战胜不良诱惑的决心,主动远离不良诱惑,就能免受其消极影响,健康成长。当我们面对不良诱惑的时候,只能说一个字“不”。

  【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表演,孩子们找到了很多战胜不良诱惑的办法。但是真的当诱惑来临,他们能够抵御吗?于是本课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针对这个非常具体的诱惑,让学生谈谈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不仅让孩子们兴致高涨,而且润物无声,没有说教的痕迹。这些都是本节课的亮点。同学们争先恐后的想办法,战胜上课时想吃糖这个不良诱惑。手中的糖果发完了,学生践行了这些方法,效果很不错。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