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特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3年西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西湖区统计局(2014年2月)

  2013年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推进之年,更是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总目标,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克难攻坚谋发展,齐心协力创新业,较好地完成全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区经济稳步提升,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经济总量。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96.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87.1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增速高于经济总量增速0.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6:15.1:84.3。

  财政收支。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32.87亿元,比上年增长8.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12亿元,比上年增长8.03%。全年一般预算支出40.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教育支出8.71亿元,增长8.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11亿元,下降2.0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28亿元,增长4.66%。

  二、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人口。年末全区户籍人口63.34万,比上年末增加0.69万。其中:农业人口5.24万,非农业人口58.10万。人口出生率为9.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计划生育率97.01%。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262元,比上年增长10.0%,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长12.1%。

  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47%和99.78%。深入开展老龄工作“三项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省市级“敬老文明号”28个,新增星光老年之家、老年食堂15个,新建改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7个、服务站5个,安装“爱心椅”3102张。每百名老人床位数达4.7张。出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爱实施办法,开展特殊家庭关爱帮扶行动,发放帮扶资金333万元。深入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发放各类救助金4310余万,惠及困难群众6万人次。关心残障等各类弱势群体,新增完善无障碍设施点204个,成功创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加快拆迁安置房建设,开工30.08万平方米、竣工23.6万平方米、交付51.5万平方米。完成文三新村7、9、10幢和建工新村7幢危旧房改善,惠及群众166户,完成30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建设。

  劳动就业。切实做好四类群体就业服务工作,深化充分就业城区和创业型城区创建,在全市率先推出数字就业模式,新增就业2.94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55万人。

  三、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城乡建设。优化出地结构,加大商业用地比重,出让土地21宗1062.25亩,总成交金额123.66亿元。“三改一拆”有序推进,弥陀寺路流水桥弄、省广电传媒等区块提升改造加快实施,玉泉村兰家湾、保亭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完成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159.09万平方米,拆违233万平方米,拆迁895户85.03万平方米。大力配合吉鸿路、之江路改造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按时完成德胜快速路(西湖段)落地工程房屋征收工作。地铁6号线之江段、杭富沿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之江地区大交通、大配套、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西溪天地综合体等14个项目开工建设、中环国际大厦等19个项目竣工、中天MCC商务楼等12个项目投产,杭州国际金融会展中心等15个项目续建。完成河道整治15条、截污纳管项目40个。完成9个社区美丽家园提升改造。改善天目山路、曙光路等5个重要交通拥堵点,新建工专路等5条支路,新增、优化、延长公交线路7条,新建改造停靠站点10对,之江地区区域出租车首期50辆投入运营。在全国率先试点运营电动“微公交”系统。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转塘凤凰公园地下停车场、市检验检疫局车库等1691个公共停车泊位。

  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征迁建设年”活动,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抓好“一谷两城”等平台建设。之江新城概念规划获批,成功引进西湖水晶城等大项目,浙江(之江)文化中心、之江船工业遗址公园等项目有序推进。西溪谷控规调整获批。优化东岳村等3个农居整治方案,沿山慢行系统一期、西溪路一期建成。有序推进啤酒厂 、杭州磁带厂 、花坞果园等区块征迁整理,开展古荡科技园区区块改造前期工作,桃源坞一期开发利用取得阶段性成效。阿里巴巴支付宝项目建设全面开工,浙商财富中心交付使用。杭州科技生态城规划纳入杭州城市总规调整范围,启动概念性城市设计编制,基本完成杭长高速以南基本农田外移。西湖科技经济园区扩园规划获批,西湖广告产业园区获国家授牌,西湖广告大厦竣工交付,新引进130家广告公司。

  环境保护与整治。制定美丽西湖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试点。推进“四边三化”、“大气污染治理”、“无燃煤区”建设。整治“一绕六线”周边104处。完成扩绿31.6万平方米。深入开展“清水治污”、“印染化工整治”等专项行动,关停污染企业4家,消除黑臭河道9条,全面推行“河长制”,继续改善过境河道交界断面水质。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建设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安全生产与社会维稳。完成餐饮食品监管和药品行政审批体制调整,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27次,实现安全责任“零事故”,通过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复评验收。实施“安全生产执法规范年”活动,安全生产三项控制指标连续九年实现“零增长”。全面做好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工作。推进质量强区建设,迪安诊断荣获市政府质量奖。建立110应急联动对接机制,开展严打整治等专项行动,推进48个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圆满完成“枫桥经验50周年”纪念大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安保工作,社会形势保持平稳。

  四、农业

  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6.45亿元(现价),比上年下降2.86%,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2.38亿元,畜牧业产值0.37亿元,渔业产值3.55亿元。

  全区种植业面积9.15万亩,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上年的41.86:58.14调整为41.33:58.67。龙井茶、无公害蔬菜、水产养殖及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实现产值5.42亿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比重84.03%。全年生猪饲养量3.18万头,家禽饲养量30.75万羽,畜禽肉类产品产量1929吨,淡水产品产量21447吨。

  继续弘扬“一绿一红”茶文化,“西湖龙井”连续四年蝉联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九曲红梅”荣获全省“浙茶杯”金奖第一名。完成双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200亩,提升上城埭村、大清村、双灵村等旅游特色村品质,新建省、市星级农家乐和休闲观光特色示范村(点)6家,休闲观光农业接待游客160.25万人次,实现收入1.66亿元,分别增长12.8%和

  22.9%。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88.53亿元,工业销售产值286.74亿元。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完成工业产值232亿元,比上年增长6.97%(工业均为企业同口径比),占全区工业总产值80.41%;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230.21亿元,比上年增长7.04%,占全区工业销售产值80.29%。完成新产品产值77.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82%,新产品产值率达33.36%,比上年提高2.68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销售产值113.06亿元,比上年增长4.74%,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达49.11%。

  建筑业。全区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73家,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3.54亿元,可比价增长4.3%,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8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6%。

  六、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9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完成工业性投资18.2亿元;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3.71亿元,比上年增长5.9%。

  房地产开发。全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26.6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0.46万平方米,销售面积达106.22万平方米,销售额222.61亿元。

  七、服务业

  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87.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9.09亿元,比上年增长8.28%,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到 86.24%。 

  文化创意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扎实推进浙江音乐学院、中国(浙江)国际影视合作实验区杭州总部等重点项目,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杭州)电视剧节目推介会,组织中国动漫新锐榜、首届氧气音乐节等主题活动。西溪创意产业园出品的《国家命运》、《温州一家人》获2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电视剧年产量占全省55%以上。文创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8%,创历史新高。

  楼宇经济。新投入使用规模楼宇15幢、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打造税收亿元楼宇13幢,税收千万元楼宇45幢,楼宇税收贡献率达81.5%,世贸中心成为我区首幢“六亿元”楼,平方税收达到2.2万元。实施精细化管理,完善楼宇经济管理信息平台,12幢楼宇被评为市五十佳商务楼宇,培育特色楼宇8幢。

  社会消费品。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批发业153.22亿元,比上年增长9.02%;零售业178.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3%;住宿业6.17亿元,比上年下降4.65%;餐饮业2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47%。

  旅游休闲业。依托之江、西溪、西山等三大国家级平台,推进全域景区化建设。推出宋城景区“中国演艺谷”,启动美丽西山旅游综合体开发,推进光明寺运动休闲公园建设,之江度假区荣获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考核第一名。推出西溪夜游、智慧旅游等项目,西溪湿地荣获“中国十大魅力湿地”。加快打造华星路美食街等特色街区,青芝坞成功创建市级商业特色街,蒋村街道成功创建省旅游强镇。进一步打响开茶节、花朝节、登山节等品牌节庆活动。实现旅游总收入161.62亿元,同比增长15.24%。接待游客878.79万人次,同比增长12.09%。年末全区拥有旅行社100家,其中有出境业务资格的旅行社8家。省五星级旅行社4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2家。全区共有A级景区3个,其中5A级景区1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4A级景区1个(宋城)。全区拥有星级宾馆15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10家,二星级1家。

  八、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21.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17%,完成年计划的104.48%。对外投资9278万美元。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离岸执行金额分别实现6.49亿美元、3.40亿美元。 

  内资外资。全年引进企业4095家,涉及内资286.81亿元,实现市外到位资金210.48亿元、合同外资8.99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8.59亿美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233.9%、119.9%、198.4%。引进浙商回归投资76.9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27.8%,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50个、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7个。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全区学前儿童入园率99.9%(按户籍人口统计),小学生入学率、初中生入学率均达100%。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76所(直属幼儿园31所、部门办14所、民办31所),在园幼儿25601人(直属幼儿园15057人、部门办5463人、民办5081人);小学24所,在校学生46266人;中学17所,在校学生20283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97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730人;全区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惠及率达97%以上。全区拥有在职在编教职员工4848人,全区中小学拥有电脑12839台。全年新增紧密型教育共同体2个,新开办幼儿园4所、小学2所、中学1所。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 

  科技。成为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全省首批“创新型城区”(试点)和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启动杭州电子商务研究院建设,阿里云创新创业基地落户之江,实施科技金融“风险池”项目,为企业解决发展资金近2亿元。新培育“青蓝”、“雏鹰”、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及专利试点(示范)企业120家,新增、升格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引进大院名所共建科技创新载体2家,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7年保持全省首位,规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占比49.1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完成老城区57个社区“一证通”图书室的建设任务,实现全区村社公共文化图书室全覆盖。积极组织“文化五送”,其中送戏下乡49场,送图书150670册,送展览21次,送讲座43次,农村送电影708场,完成杭州市城市电影惠民工程38场。区图书馆“西湖人文大讲堂”举办讲座活动39期,举办各类活动188场,参与活动者达243046人次。区文化馆“西湖文艺大课堂”开课528课时,受益群众71280余人次,组织团队活动660次,受益群众22000余人次。本土文艺创作成绩喜人,共创作文艺作品2717件。撰写各类文章140余篇,书画(春联)2300幅,摄影作品1580件,获各级、各类奖项160余项。 

  卫生。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335家,床位6135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7家。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884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3382人,注册护士3545人。全年门诊人数达1482.8万人次。

  体育。努力打造活动品牌,承办区级大型文体活动20场次,参与群众达10万人次;参加全国、省、市比赛及展演30余场次;围绕“五大健身圈”组织开展拥抱西山、舞动西湖、健步西溪、骑游钱塘、聚力黄龙等比赛15场,完成国民体质监测3200人。通过古荡一小等5所中小学的试点,在全区推广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对居民开放的现代化管理工作,完成49所区属公办中小学校园智慧健身识别系统的安装工作,并在全市得到推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系统谋划依法依规
   第02版:西 湖 纵 横
   第03版:西湖经济
   第04版:特刊
2013年西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告
杭州西湖报特刊042013年西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02-18 2 2014年02月18日 星期二